野草2023新地扯一二完整版_嫩绿草点击由此进入在线_成品人视频免费直接观看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走进“航天育种”第一现场:“神十三”带回的种子已在田间播种

2022-06-28 0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航天育种

皮薄多汁的航西瓜、航甜瓜,酸甜可口的高糖番茄、猕猴桃番茄,高产香辣的螺丝椒、线椒、牛角椒,童年口味的水果黄瓜航瓜玉妮,鲜脆生津的绿健苦瓜,板栗风味口感甜糯的贝贝南瓜……每到夏季果蔬时令季节,位于北京通州的航天育种核心示范基地的人流都会显著增加,各地大农户、种子经销商在科研人员介绍下,穿梭于田地间,挑选心仪的果蔬品种。

可剥皮食用的猕猴桃番茄。侯宇 摄

走进面积两亩的西红柿大棚,里面种植着170余个航天新品种,一串串色彩斑斓、大小各异的西红柿密密麻麻垂挂在藤蔓上,粉沙酸甜的航粉高糖、暗红底绿条纹的航彩樱、可剥皮食用的猕猴桃番茄……从果实外形、口感风味到作物产量与抗性,不尽相同,可适应不同地区的种植环境、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差异。摘下一颗晶莹剔透的猕猴桃番茄,剥皮后入口酸甜浓郁,果肉似猕猴桃般绵密多汁。

浅黄色底带深橘黄色条纹的花栗南瓜。侯宇 摄

这些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果蔬均是利用“太空种子”培育而成。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赵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太空特殊环境作用下,种子变异周期缩短、突变频率提高,相比地面,能够发生更加丰富的基因突变,为育种家提供更多有益的变异材料,便于培育新品种。

中国空间站任务开展以来,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先后从太空带回了上千件(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包括小麦、高粱、黄瓜、番茄等。其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带回的部分种子是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送上太空,最长在轨飞行时间达11个月。

“这是我们首次获得长期在轨的实验材料。”赵辉透露说,目前有些种子根据农时已在露地田间播种,有些则在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

从遨游太空、品种选育到进入市场,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种子,通常耗时8年左右时间才能培育而成,果蔬等园艺作物需3到5年的时间。“想在餐桌上吃到从空间站带回的种子育成的新品种,需要多给育种专家一些时间。”赵辉说。

据了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带回的种子已取得初步实验结果。譬如,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发现,神舟十二号空间飞行任务对搭载返回的两份水稻种子已造成较显著的生物学效应,预期将产生可观的可遗传变异。

太空微型月季。侯宇 摄

这种变异是否影响安全食用?赵辉表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将航天育种列为物理辐射育种的一种,物理辐射育种在世界上已有近百年历史,有据可查的商品化品种多达三千三百多种。实践证明,它们均没有食品安全问题。

赵辉介绍说,借助太空环境诱导植物产生性状变异,是植物自身基因突变的结果,并不涉及外源基因的导入,其本质与植物在自然界发生变异相同,“航天育种的安全性是确定的”。相比地面人工辐照,经过“太空旅行”的种子成活率能提高到90%,变异可能性至少提高一个数量级。航天育种更高的变异概率,有助于解决育种材料种质资源匮乏的瓶颈问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赵辉看来,无论采用哪种育种手段,缺少种源创新所需要的基础材料,育种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形成突破和创新。

未来随着中国空间站建成,定期的发射和返回、舱内外的空间诱变环境、更多的重量载荷,都将为育种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航天资源和保障。由于在轨飞行时间较长,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带回的实验材料主要是种子和冻干粉形态的微生物菌种,没有搭载种苗等活体材料。后续实验舱入轨后,空间站将具备在轨进行植物生长实验的条件。

空间植物种植亦是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的研究重点。据赵辉介绍,不同国家在利用空间环境开展科学研究方面各有侧重,如美国更偏向生物医学、生物科学研究,瞄准在太空建造“会飞的农场”。

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赵辉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侯宇 摄

伴随深空探测计划的实施,中国也在同步开展相关研究。赵辉说,“将种子带去月球、火星是未来必须要做的”,中国已经提出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人类在月球环境下生存,需要通过植物种植,在封闭空间内打造一个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使人能够在类似于地球的生态环境中生活,此前国内已有科研人员进行了模拟实验。

中国追求“上天”的同时,亦讲求如何“入地”,关注如何实现种源创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丰富人们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赵辉表示,这与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对优质种源的需求等密切相关,比如,作物早熟几天,在南方台风多发地,或许就能躲过一场台风,在北方可以避开霜期,保障作物丰产和农民增收。

事实上,航天育种产品早已端上餐桌,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赵辉称,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航天育种搭载,航天育种产品如今在人们身边比比皆是,只是人们一般关注食品的口感和风味,很少在名称中强调航天育种的作用,目前中国在航天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赵辉表示,中国利用航天器载荷余量进行航天育种的公益搭载,不仅更好地发挥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综合效益,航天育种对国家和社会民生的贡献也十分可观。

“航天育种未来在种源自主可控方面将大有作为,能为育种专家提供更多支持,我们不仅要建‘太空农场’,更要顾好地面菜园。”赵辉说。



推荐阅读

科普航天育种,经历太空之旅,“天选之种”何去何从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航天育种产业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已经通过航天育种培育的作物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40万公顷,增产粮食约13亿公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 2022-06-22

太空育种情况如何?五位院士在湖南这个人才沙龙进行交流

“太空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航天器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 2022-06-20

大国“粮”策 | 有了高科技,如今的农业生产像科幻大片!航天育种选育优良品种

航天育种能大幅提升种子变异率,选育优良品种。 2022-06-16

航天育种,太空遨游183天 河源种子“回家”了

据介绍,2021年,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河源市成立了首个国家级平台分支机构——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源创新研究院,选送了花生、紫云英以及丝苗米3个品种搭载神舟十三号飞船进行试验,其中花生是来自河源市东源县涧头镇大往村的“火豆”花生,是广东省首个在当地选种回到当地培育的航天品种。 2022-06-16

航天育种,平邑金银花产业找准转型升级“破题点”

此外,积极探索航天育种,实施了占地550亩的航天循环农业项目,联动发展数字产业,培养新型育种人才。2021年6月17日,平邑县“中花一号”金银花种子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太空漫游3个月后返回,开启了金银花的航天育种工程。 2022-06-14

阅读排行榜
泰顺县| 永春县| 方正县| 原平市| 邳州市| 芮城县| 油尖旺区| 太仆寺旗| 清原|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