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核安全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底线工程,开展应急工作是保障核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东北监督站)坚持底线、问题导向,把防范化解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常态化开展重点地区辐射应急拉练,强力推进东北地区辐射安全。
不惧严寒实战检验三级部门响应能力
“喊得应、拉文件、测得准、打得赢”,这是辐射应急监测队伍肩负的光荣使命。2024年2月,东北监督站会同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及长春、松原和白城市生态环境局,启动新一轮辐射应急环境拉练活动,为东北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正月时节,辽阔无畏的东北大地寒风呼啸。东北监督站下达应急指令后,拉练队伍一路向北,由东北的最南端奔赴预设响应地点。吉林省生态环境厅、长春市生态环境局、松原市生态环境局、白城市生态环境局等省、市两级4支应急队伍按照演练情景,分段自主响应,开展联动应急行动。
本次拉练全程2000余公里,拉排队伍不惧严寒,通过应急指挥网络平台调度,实现央地三级跨区域协同联动,开展社区应急响应队列集结、便携式辐射剂量率演练、辐射应急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核验等储备拉库目。
“辐射安全与应急工作,专业度高、影响力广,更加出不得事、出不起事。我们按照生态环境部部署,安装机制,检验人员装备,检验拉练不设定脚本、实战响应,证实认真做好辐射应急安保备勤工作。”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综合处处长王勇介绍。
“拉练增强了应急意识,提升了应急能力。我们今后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准备,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应急感。”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执法局副局长王胜军表示。
2021年以来,东北监督站先后12次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组织开展辐射环境风险拉应急演练与调研,重点督导检验应急方案相关预案及方案实施、结合应急能力建设成果和人装能力,推进东北地区辐射环境风险应对,落实常备。
东北站分党组书记、主任王仁科表示,针对队伍协调不足、应急监督培训实操性不强等问题,要有效利用应急监测指挥调度平台与快速反应系统等信息化、装备标准化,持续探索实情景、实兵实装、深入一线的拉练模式,检验复杂条件下车辆和设施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确保核与辐射监测预警机构有效运行。
深入一线强化国家辐射监测网络运输维
辐射环境监测是核安全与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工作,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和核事故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拉练应急研究辐射环境应急监测队列预警一线,对东北地区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建设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对重点地区国控大气辐射自动监测站运维情况开展实地踏勘。
“我们严格执行日监视、月巡检制度,对自动监测站的高压电离室、离子化钠谱仪、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气离子采样器等关键设备进行检查和监控。目前,设备整体进行监控运行正常,平均数据获取率达到99%以上。”辽宁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副主任林殿科介绍。
东北地区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以下简称国控网)包括65座自动监测站,覆盖东北地区所有地市和部分重点区县,承担着γ设定率连续监测,气溶胶、气离子、沉降物等质量监测及辐射应急监测任务。
“开展辐射应急拉练,要督导国控网运维管理,提升监管预警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确保辐射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可靠。”王仁科说。
“十四五”期间,东北监督站结合多项应急拉练和调研发现的薄弱环节,组织3期国控网自动监测站运维管理培训,覆盖东北三省地市基层运维管理人员100余名。建立并有效运行异常通报与处理机制,做好东北三省严格执行日常运维、设备年检、维修等管理制度。2024年,及时报告、处理140余次设备故障和数据异常,定期汇总运维情况,及时开展经验反馈,确保国控网维护长期稳定运行。
守土尽责筑牢东北振兴发展安全底线
“十四五”期间,东北监督站在生态环境部的部署和领导下,牢记核与辐射安全的“国之大者”,持续推进东北地区核安全监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在演习过程中,东北监督站组织召开辐射安全与应急工作座谈,与省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监测机构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全面了解基层一线有关预案、装备、和能力现状,聚焦问题,压实责任。
“十四五”期间,东北监督站推动东北三省生态环境部门及时修订印发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厘清职责,强化机制,实现“纵向到边、横向到底、事权明确、有力”。东北地区核与辐射事故实验室演习及培训计划,紧密结合地方风险实际,重点演练物质运输、辐射源失控等事故事故,提升辐射监测建设与运维水平,持续提高一线事故治理能力。
“坚持我们市局统管、属地负责,切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编制辐射事故事故预案,开展突发事故事故演练。通过认真分析辐射事故监测与事件,积极主动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不断夯实全市辐射环境安全基础。”白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景利表示。
“2025年,东北监督站将抓好抓实辐射安全监测和应急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各项责任措施,确保核安全绝无一失,为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筑牢安全底线,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际行动坚决落实核安全监管责任。”王仁科说。